顶尖高手总是想方设法给,而不是拿

多想想如何为他人创造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天天在索取。

Posted by Eric on April 26, 2020

顶尖高手总是想方设法给,而不是拿

“价值空间”理论

和别人相比,相同付出下你能给他们带来更高的回报(同为3000元工资,你能完成的任务比别人高),对于大众而谈,你的存在和发展能给他们带来收益,他们自然会期盼你成功。

但倘若是为了情怀,即为了一些自己心中的目标而在努力,消费者并不会为你的“情怀”买单。

普遍大众判断一个项目是否有前途,前途有多大的逻辑。

钱是结果,不是目的

在英文中,结果的英文是consequence,是一个顺带的自然发生的结果。 目的是objective,可以借助OKR(Objective and Key Result)工作法里的定义,这是一个指向任务目的的一个信标,只有当你完成了这个目的,才能获取应得到的结果,即「报酬」。

我们好比通关游戏里面的副本boss,打败完副本就能获得许多金币和经验值,但并不是只能从副本中获得金币。

你为别人付出价值,你会得到应有的回报,钱在这会做为一个结果而出现。

任何一次收费,如果用户没有获得超预期的价值,就不要卖。任何一次合作,如果没有给到合作伙伴长期的价值,就不要做。

商业模式究竟是神马?

在企业中你能成功,是因为绝大多数人希望你能成功。

为什么他们希望你能成功?

因为他们能从你的成功中获益。

如何分配利益,就决定了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

商业模式,就是利益相关者的交易结构。而如何更加有效的组织利益的相关者,优化交易结构,就是商业模式的创新

举个例子: 成本100元的产品,卖110元,那10元不是利润,是社会发的工资。 只有你通过创新把成本降到80元,而没有任何其它公司能做到,他们的成本还是100元。 这20元就是你的利润。

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得利益。

Conclusion

非常时期企业想要活下来,需要制定“利他结果利己”的价值观和制度。千里难寻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

如果想要长期利益,需要敢于舍去部分的眼前利益。但并不能严重亏损,亏空青山便再也没有柴可取。多想想如何为他人创造价值,而不是一味的天天在索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