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雀」是一个「专业的云端知识库」,孵化自 蚂蚁金服 ,是 体验科技 理念下的一款创新产品,已是 10 万阿里员工进行文档编写、知识沉淀的标配。
尝试的原因
在少数派的AppSo公众号上,看到可以免费领取3个月语雀,是这一次的初尝试的根本动力(白嫖谁不要doge)。字节跳动、鹅厂都有自己的内部文档协作工具,阿里的内部协作使用的就是“语雀”,“钉钉”在疫情期间红遍了大江南北,也从侧面上反映出阿里在办公方面是做的不错滴。今天就来评测一下阿里原生开发的文档工具,究竟顺不顺手、适合哪一类人群、功能方面的优缺。
在评测前
我是一名独立全栈工程师、也是一名在校大学生。首页上写着有「丰富的应用场景」,那么今天我就以两个需求来看一看,文档工具的功能是否实用。
支持的登陆方式
- 手机号码+密码/验证码登陆
- 淘宝账号(支付宝/淘系产品)
- 微信登陆
- 钉钉账号登陆(自家的娃没理由不让hhh)
- Teambition登陆: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一点,teambition是一个集团队协作、文档管理、企业架构管理于一体的App,为啥语雀会与它互通?有点意思
界面风格
使用浅色的布局比较合我心水(暗色布局总有一种让人犯困的魔力🥱),界面评分8分
在校学生:日常上课的笔记
创建笔记本
有笔记本名称、简介、可见范围三个参数,笔记就选择仅自己可见了,如果想要让所有人都可见,可以选择互联网可见
目录:快速定位我想查找的内容
我是使用应用模版创建的笔记本,所以创建后里面是有内容的,首先看到目录,颜值很高hhh。
我以前使用的是印象笔记,一个笔记本里面很可能有各种不同类的内容,我是把每个笔记的链接粘贴到一个笔记文档中自己手动做目录,比较耗时耗力(电脑上还好,移动端简直鸡肋到家了),在语雀中只需要把每个文档的标题写好,然后稍微调整一下目录结构,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就能呈现在我面前,日常查找的时候也能快速定位到我想查找的内容。
我们点进第一个内容“学习计划”,里面示例了常见课堂笔记的格式,比如思维导图、课件、视频等等。了解之后,作为一名学生我只能说,语雀真香。
iWork套件支持:终于把Mac用户当人看了
官方文档表示语雀文档支持以下附件的插入及预览:
脑图(XMind、Mind Manager、Mind Node)
设计文件(PhotoShop、Sketch、Axure)
办公文件(PDF、PPT、Word、Excel、Keynote、Pages、Numbers)
对于学生和设计狗而言,这个支持的文件类型已经绰绰有余了,还照顾到了Windows和Mac文字生产力用户,这个怒赞。
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文档工具目前仅支持MS Office的文件,还有一些支持WPS的,支持iWork套件的除了苹果自己家的iCloud网页应用,其余寥寥无数。
插入视频:在线视频也能直接导入
遇到比较「懵圈」的课,我经常会去B站上找一些课程视频帮助自己理解,想把视频也放进自己的笔记中便与日后复习,但是超链接总是跳转来跳转去,十分不方便。
语雀支持嵌入「本地视频」或「在线视频」,目前支持插入优酷、B站还有淘宝视频,只需要填入B站的视频链接,无无需跳转,当前页面就能看。
多样内容,满足学习的各种需求
语雀支持代码块、LaTex公式、各种逻辑结构图以及丰富多样的第三方服务,覆盖理科、工科、设计类、管理专业的学生。按照阿里目前的产品迭代速度,相信以后还会接入其他平台服务
(印象笔记你学学人家)
版本管理:记录每一次的学习迹印
我经常有这样的状态,“这个内容没什么用,删了”,等过了两周突然发现自己要查一个笔记结果因为自己删了二追悔莫及。同时当我在修改笔记内容后,我经常想回顾自己修改了哪些地方,这个需求在写开发文档的时候尤为强烈,后文我会提到。
对于学生来说,版本控制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恢复删除的内容」以及「回滚版本」,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我这个“乱删党”而言,太有用了。
文档协作:多人同时编辑,提高效率
市面上的文档工具基本具备这个功能,大家一起编辑一个文档,省去合并等繁琐的操作,提高效率,实测学生工作写策划时,这个功能比较好用。避免策划讨论时几个人吹牛,只有一个人写的尴尬局面。
另存为模板:专注于生产力,避免重复劳动
我的课堂笔记有一个框架,首先是作业(放在最前面避免自己忘记)课程内容、然后是教案PPT资源整理。当我第一个笔记的框架构建完成后就可以另存为模板,以后直接以模板新建文档,框架就直接在文档里了。
在之前,统一的笔记结构其实是会让我花费一定的精力在笔记结构上,印象笔记在2019年底更新了模板功能,语雀设计的这些功能,可见对生产力行业(学生算半个生产力行业吧😂)有很深入的了解。
不说了,我去把印象笔记的笔记转移到语雀上了。